1.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针对H2(g)+I2(g)
2HI(g),其中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浓度 ②增大气体的压强 ③升高体系的温度 ④使用催化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没有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故①错误;②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大了浓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大,没有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故②错误;③升高温度,升高了分子能量,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故③正确;④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能量,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故④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的因素的相关知识。
2.某探究小组在某温度下测定溶液的pH时发现: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1mol·L-1。在相同温度下,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pH应为( )
A. 13 B. 12 C. 11 D. 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任何温度下,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相同,则此温度下溶液中的c(OH-)=10-11mol·L-1,Kw= c(H+)×c(OH-)=0.01×10-11=10-13。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此温度时,Kw= c(H+)×c(OH-)=0.01×10-11=10-13。在相同温度下,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的c(H+)=Kw/ c(OH-)=10-12mol/L,pH=-log c(H+)=12,故答案为B。
【点睛】不同的温度下,Kw为定值,首先求出此温度下的Kw,再求此温度下溶液的c(H+),再带入pH=-log c(H+)求解pH值即可。
3.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
B. 对N2+3H2
2NH3的反应,使用铁触媒可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C. 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开启啤酒瓶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B.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引起平衡移动,所以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符合题意;C.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让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减小生成物的浓度能使平衡正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不符合题意;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知识
【名师点晴】勒夏特利原理是指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