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4月)试题(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98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10/19 13:49:5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荀子?君道》曰:“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大致意思是:良法已备,是国家治理的开端;道德与智慧兼具的君子,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不懂得律法的原则和精神,而只注重律法的条文数目多少,遇到变动的现实肯定手足无措。
荀子这位先秦儒家“继往圣”与“开汉儒”的“新派”人物,直面周道衰亡、纲纪散坏、战乱频仍的现实,他提出“法者,治之端也”的思想,承载着经世济民、治国平天下的深沉关怀和内在逻辑。而儒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观念,以及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局势,为以此“大安之道”处理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提供了基础。
治国者,必良法也。在改刑为法的历史背景下,荀子认为治国应“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由此“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但是荀子这里所谈的法,不仅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行为规则,而且是一种“良法”。这是一种合乎道德原则的律法,即合“礼义”之法。唯行“良法”,才能养万民于安乐,“四海之内若一家”,所以“良法”也是“王者之法”。这一点在当今发展为“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的基本原则。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及的“要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