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校2021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71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10/19 15:17:0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野味,就是对野生动物食材的统称。在远古时期,野味曾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食物来源。通过狩猎野生动物和釆摘植物果实,人们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补充。然而,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养殖的鸡、鸭、猪等动物已足够满足营养需求,但捕食野味一事却一直存在,直到今天,野味也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满足一些食客的口腹之欲。
②《周礼?天官》曾记载,夏商周时期,野味就已出现了分类,有了“六兽”“六禽”的说法, 即麋、鹿、熊、野猪、兔、豺、雁、鹑、雉、鸠、鸽、天鹅等。汉乐府也有书写人们捕食野 味的情形:“鲂臇熊掌、豹胎龟肠”。当时的宴席上还流行一道叫“猫头鹰羹”的菜肴,即拿猫头鹰来做羹,于是猫头鹰成为了一种代表性的野味。到了明朝,这种饮食上的猎奇风气更加盛行,且不断发展,有了“明清水陆八珍”的说法:鹿筋、熊掌、鹿尾、象鼻、驼峰、豹胎、狮乳、 猴头等。个中缘由,人类学家彭兆荣在《饮食人类学》中一语点破:“只要是‘野生的’,就意 味着是‘自然的’‘原生态的’,中国人相信‘野生’的食物对身体更有益处、‘更补’,因为在中国人的认知中,野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