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1.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解析:物理化学方法都无法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故A项错;β衰变中释放的电子是核内的中子转化的,并不是核外电子,B错;α、β、γ三种射线的电离本领依次减弱,贯穿本领依次增强,C正确;8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32,质子数减少16,10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质子数增加10个,电荷数不守恒,故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2.某放射性元素经过了3个半衰期,发生衰变的原子核约为总数的( )
A. B.
C. D.
解析:根据N=N0,可知3个半衰期后还剩余的原子核未衰变,所以发生衰变的原子核约为总数的,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3.原子核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 )
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
B.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
C.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解析:U
Th,质量数少4,电荷数少2,说明①为α衰变.Th
Pa,质子数加1,质量数不变,说明②为β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Pa
U,质子数加1,质量数不变,说明③为β衰变,中子转化为成质子.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4.(多选)6C能自发地进行β衰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6C经β衰变后变成6C
B.6C经β衰变后变成7N
C.6C发生β衰变时,原子核内一个质子转化成中子
D.6C发生β衰变时,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质子
解析:发生β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所以每发射一个β粒子,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 依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则有6C→7N+
.故B、D正确,A、C错误.
答案:BD

A级 抓基础
1.天然放射现象中可产生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
B.U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Th
C.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穿透能力强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解析:β衰变产生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而来的,故A错误;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氦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成的氦原子),并且转变成一个质量数减小4,核电荷数减少2的新原子核,故选项B正确;α、β、γ三种射线分别是氦、电子、电磁波,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逐渐增强,即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穿透能力弱,故选项C错误;半衰期是原子内部性质决定,与温度无关,所以升高放射性元素的温度不能缩短其半衰期,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2.钴60(Co)是金属元素钴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钴60发生一次β衰变后放出γ射线,产生新的原子核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X的电荷数为26
B.原子核X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
C.β粒子是钴60原子核最外层电子
D.γ射线由钴60原子核释放
解析:Co发生一次β衰变,产生新原子核的电荷数为28,质量数为60,因此中子数为32,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选项A错误,B正确;β粒子来源于钴60原子核,选项C错误;γ射线由钴60衰变后产生的新核释放,选项D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