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第二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堂达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89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11/26 14:31:3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二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1(2020·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高二5)在我们的生活中,日常用品、装饰材料、周围的岩石、食盐、香烟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其中香烟中含有钋(),具有放射性,其衰变方程为:Po→HePb,半衰期为13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衰变中释放出的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于γ射线的穿透能力

B.钋()衰变过程中会释放出能量

C.质量为m的钋核经过276天,剩余的钋核的质量为

D.若采用提高温度的方法,可以改变钋()的半衰期

解析: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弱于γ射线的穿透能力,A错误;钋()衰变过程中产生质量亏损,根据质能方程可知,会释放能量,B正确;质量为m的钋核经过276天,两个半衰期,每经过一个半衰期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经过两个半衰期质量变为原来的C错误;半衰期不会随着温度而改变,D错误。

2(多选)(2019·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科学家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通过对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岩石中铀和铅含量来推算,测得该岩石中现含有的铀是岩石形成初期时(岩石形成初期时不含铅)的一半,铀238衰变后形成铅206,铀238的相对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图中N为铀238的原子数,N0为铀和铅的总原子数。由此可以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BD )

A.铀238的半衰期为90亿年

B.地球年龄大约为45亿年

C.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90亿年时的铀、铅原子数之比约为14

D.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90亿年时的铀、铅原子数之比约为13

解析:由于测定出该岩石中含有的铀是岩石形成初期时的一半,由图像可知对应的时间是45亿年,即地球年龄大约为45亿年,半衰期为45亿年,A错误,B正确;由图像知,90亿年对应的,设铅原子的数目为N,则:,所以,即90亿年时的铀铅原子数之比为13C错误,D正确。故选BD

3(2020·广东省肇庆市高三模拟)如图所示,U的衰变有多种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衰变成Bi,然后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X(X代表某种元素),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Ti,最后都衰变成P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过程β衰变,过程α衰变;过程β衰变,过程α衰变

B.过程α衰变,过程β衰变;过程α衰变,过程β衰变

C.过程α衰变,过程β衰变;过程β衰变,过程α衰变

D.过程β衰变,过程α衰变;过程α衰变,过程β衰变

解析:β衰变产生电子,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α衰变产生氦核,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过程质量数不变,故它发生的是β衰变;过程质量数减少4,故应该是α衰变;过程核电荷数减少2,故是α衰变;过程核电荷数增加1,说明是β衰变。故选项D正确。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