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核裂变

1.(2020·安徽省明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如图是核反应堆的示意图,对于核反应堆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铀棒是核燃料,核心物质是铀238
B.石墨起到吸收中子的作用
C.镉棒起到使中子减速的作用
D.水泥防护层的作用是为了阻隔γ射线,避免放射性危害
解析:铀棒是核燃料,核心物质是铀235,选项A错误;在核反应堆中用石墨做慢化剂使中子减速,选项BC错误;水泥防护层的作用是为了阻隔γ射线,避免放射性危害,选项D正确。
2.(2020·山东省滕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检测)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如图甲,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
B.如图乙,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可能是:U→Xe+Sr+n
C.如图丙,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衰变放射出某种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1和2的径迹照片,则此为α衰变,1和2的径迹均是顺时针方向
D.如图丁,卢瑟福通过此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实验时,若将荧光屏和显微镜分别放在位置1、2、3。则能观察到粒子数量最多的是位置1
解析:如图甲,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该过程释放核能,生成的产物更稳定,因此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故A正确;如图乙,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可能是:n+U→Xe+Sr+2n用中子轰击铀核才能发生反应,故B错误;如图丙,原子核衰变过程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衰变生成的两粒子动量方向相反,粒子速度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知:若生成的两粒子电性相反则在磁场中的轨迹为内切圆,若电性相同则在磁场中的轨迹为外切圆,所以为电性相同的粒子,可能发生的是α衰变,由左手定则可知,两粒子都沿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C正确。D观察到粒子数量最多的应是3处。
3.(2020·山东寿光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检测)1945年7月,为了加速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促使日本早日无条件投降,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落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其爆炸力相当于2×104 t TNT爆炸的能量(约8.4×1013 J),由此可知该原子弹中铀235的质量是多少千克?(已知裂变的核反应方程U+n→Ba+Kr+3n+201 MeV,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2×1023)
答案:1.02 kg
解析:由核反应方程知,一个铀核裂变能放出201 MeV的能量,1 mol铀核裂变放出的能量为ΔE1=6.02×1023×201 MeV=1.936×1013 J,1 mol铀核的质量为0.235 kg,则原子弹中铀核的质量为m=×0.235 kg=×0.235 kg=1.02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