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节 能量量子化 光的粒子性

1.(2020·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一盏灯发光功率为100 W,假设它发出的光向四周均匀辐射,光的平均波长6.0×10-7 m,在距电灯10 m远处,以电灯为球心的球面上,1 m2的面积每秒通过的光子(能量子)数约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速c=3.0×108 m/s)( C )
A.2×1015 B.2×1016
C.2×1017 D.2×1023
解析:设离灯10 m远处每平方米面积上灯照射的能量为E0,则有E0=;设穿过的光子数为n,则有:nh=E0;解得:n=,代入数据,得:n=2×1017个,故选C正确。
2.(2020·北京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所示,把一块不带电的锌板用导线连接在验电器上,当用某频率的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偏转一定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验电器带正电,锌板带负电
B.验电器带负电,锌板也带负电
C.若改用红光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一定也会偏转
D.若改用同等强度频率更高的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也会偏转
解析: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锌板失去电子带正电,验电器与锌板连接,则验电器带正电,故A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可知若改用红光照射锌板,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所以验电器的指针不一定会发生偏转,C错误;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可知发生光电效应与光的强度无关,若改用同等强度频率更高的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也会偏转,D正确。
3.(多选)(2020·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图像在描述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 CD )

A.如图甲所示,由黑体的辐射强度与辐射光波长的关系可知,随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方向移动(已知T1>T2)
B.如图乙所示,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就越大
C.如图丙所示,金属的遏制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图像中,该直线的斜率为
D.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丁所示。则可判断甲、乙、丙光的频率关系为ν甲=ν乙<ν丙
解析:由图可知,随温度的升高,相同波长的光辐射强度都会增大,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故A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Ekm=hν-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度无关,故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Ekm=hν-W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eUC=Ekm,联立得:eUC=hν-W0,即:UC=,可知,该直线的斜率为,故C正确;根据eUC=Ekm,由图知丙光的遏止电压大于甲光和乙光的遏止电压,所以甲光、乙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