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五)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基础达标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1.(多选)以下关于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一温度下只能辐射某一固定波长的电磁波
B.当铁块呈现黑色时,说明它的温度不太高
C.当铁块的温度较高时会呈现赤红色,说明此时辐射的电磁波中该颜色的光强度最强
D.早、晚时分太阳呈现红色,而中午时分呈现白色,说明中午时分太阳温度最高
[解析] 由辐射强度随波长变化关系图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波的辐射强度都增加,而热辐射不是仅辐射一种波长的电磁波,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2.某激光器能发射波长为λ的激光,发射功率为P,c表示光速,h表示普朗克常量,则激光器每秒发射的能量子数为( )
A. B. C. D.
[解析] 每个激光光子的能量为ε=h,则激光器的发射功率为P=nε,其中n为激光器每秒钟发射的能量子数,所以n=,故C选项正确.
[答案] C
3.(多选)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λ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λ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关于康普顿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具动量
B.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C.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当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后,其能量增加
[解析]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B项错误,A、C项正确;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故二者碰撞后,光子要把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光子的能量会减少,D项错误.
[答案] AC
4.(多选)已知钙的逸出功是3.20 eV,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钙中的电子脱离钙需做功3.20 eV
B.钙表面的电子脱离钙需做功3.20 eV
C.钙只需吸收3.20 eV的能量就有电子逸出
D.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3.20 eV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解析] 逸出功是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它等于金属表面的电子脱离金属所做的功,故A错误,B正确;钙中的电子至少吸收3.20 eV的能量才可能逸出,C错误;由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知,D正确.
[答案] BD
5.(多选)如图所示为一光电管的工作原理图,光电管能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灵敏电流计,则( )

A.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时,电路中一定没有电流
B.用波长为λ2(λ2<λ0)的光照射阴极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C.用波长为λ3(λ3>λ0)的光照射阴极时,电路中可能有电流
D.将电源的极性反接后,电路中一定没有电流
[解析] 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的频率有可能大于极限频率,电路中可能有光电流,A错误,易知C正确;波长为λ2(λ2<λ0)的光的频率一定大于极限频率,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B正确;将电源的极性反接,电路中电子受到电场阻力,当所加反向电压小于遏止电压时,电路中仍然有电流,D错误.
[答案]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