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54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11/26 17:03:0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λ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λ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关于康普顿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当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后,光子能量减少

C.当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后,光子频率增加

D.当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后,光子质量不变

解析: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子具有动量,即具有粒子性,故A错误;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λ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λ0的成分,根据λ,动量变小,根据pmc,光子质量减小,根据Emc2光子的能量减小,故B正确,CD错误.

答案:B

2.电子的发现是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开创了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新时代,下列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发现不同物质发出的阴极射线的粒子比荷相同,这种粒子即电子

B.β衰变时原子核会释放电子,说明电子也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C.电子穿过晶体时会产生衍射图样,这证明了电子具有粒子性

D.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和γ射线都弱

解析:汤姆孙发现不同物质发出的阴极射线的粒子比荷相同这种粒子即电子A正确;衰变现象是原子核内部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失去一个电子B错误;电子穿过晶体时会产生衍射图样,这证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故C错误; 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弱比α射线强D错误.

答案:A

3.下列关于核反应方程及描述,正确的是(  )

A.42HeAlP是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的核反应方程

B.UXeSrn是核聚变方程

C.HHHenα衰变方程

D.NHeOHα衰变方程

解析:该方程是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的核反应方程,找到了放射性的同位素30P,故A正确;该方程是核裂变方程,但方程书写错误,故B错误;该方程是轻核聚变反应,故C错误;该方程是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方程,故D错误.

答案:A

4.2018819日报道,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净化后的含氚水中,仍残留有其他放射性物质,其中部分物质半衰期长达1570万年.有关原子核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4个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元素的半衰期

B.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的速度与光速相当,穿透能力很强

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出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D.汤姆孙首先发现了中子,从而说明原子核内有复杂的结构

解析: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故A错误;天然放射性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速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电离能力较强,穿透能力较弱,故B错误;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并且将电子释放出来,故C正确;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有复杂的结构;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表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D错误.

答案:C

5.一个放电管发光,在其光谱中测得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22×107 m,已知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普朗克常量h6.63×

1034 J·s,则该谱线所对应的氢原子的能级跃迁是(  )

A.从n5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

B.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

C.从n3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

D.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

解析:波长为1.22×107 m的光子能量Eh J1.63×1018 J10.2 eV从图中给出的氢原子能级图可以看出这条谱线是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n1的能级的过程中释放的D项正确.

答案:D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