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跳远时,跳在沙坑里比跳在水泥地上安全(如图),这是由于( D )

A.人跳在沙坑的动量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B.人跳在沙坑的动量变化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C.人跳在沙坑受到的冲量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D.人跳在沙坑受到的冲力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解析:人跳远从一定高度落下,落地前的速度一定,则初动量相同,落地后静止,末动量一定,所以人下落过程的动量变化量Δp一定,因落在沙坑上作用的时间长,落在水泥地上作用时间短,根据动量定理Ft=Δp,t长F小,故D对。
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静止在光滑的冰面上,甲沿水平方向推了乙一下,结果两人向相反方向滑去。已知甲的质量为45 kg,乙的质量为50 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甲的速率与乙的速率之比为9∶10
B.甲的加速度大小与乙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10
C.甲对乙的冲量大小与乙对甲的冲量大小之比为1∶1
D.甲的动能与乙的动能之比为1∶1
解析:甲、乙系统动量守恒,根据P=mv得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甲、乙速度之比为10∶9,A选项错误;甲、乙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根据F=ma得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甲乙加速度之比为10∶9,B选项错误;甲、乙相互作用力相等,冲量大小也相等,C选项正确;根据2mEk=P2得动量相同时,动能与质量成反比,甲、乙动能之比为10∶9,D选项错误。
3.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有( B )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照射时间太短
C.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越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越大
D.任何一个运动物体,无论是大到太阳、地球,还是小到电子、质子,都与一种波相对应,这就是物质波,物质波是概率波
解析: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故A正确;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故B错误;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越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越大,故C正确;任何一个运动物体,都与一种波相对应,这就是物质波,物质波是概率波,故D正确。
4.(2020·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中高二下学期月考)质量为M、内壁间距为L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D )

A.mv2 B.v2
C.NμmgL D.NμmgL
解析:箱子与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物块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m)v′,系统损失的动能:ΔEK=mv2-(M+m)v′2,联立解得:ΔEK=;故A、B错误;由于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可知小物块相对于箱子的路程大小为NL,N为小物块与箱子之间碰撞的次数,所以系统损失的动能还可以表示为:ΔEK=Q=NμmgL,故C错误,D正确。
5.若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经α衰变成为F,再经β衰变成为G,再经α衰变成为H。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
EFGH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PQRS
已知P和F是同位素,则( B )
A.Q和G是同位素,R和H是同位素
B.R和E是同位素,S和F是同位素
C.R和E是同位素,S和H是同位素
D.Q和E是同位素,R和F是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