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孙中山曾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造成民众态度发生这样变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改良道路受挫
C.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D.洋务运动失败
答案 C
解析 前者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当时维新变法思潮居于主流,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遭到社会舆论的抨击;后者则是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后,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民众已经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得到社会舆论的同情,故选C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A项;改良道路指1898年戊戌变法,排除B项;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