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练习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558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12/15 15:50:1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课内素材
“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对郭沫若,对王若虚,对韩愈,尽管他们都是名人,但朱光潜不盲从,发表了与他们不同的见解。郭沫若也是一位语言大师,当有人提醒他用“这”比用“是”要好时,他就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这说明郭老并未明白这种改法的道理。朱光潜先生纠正了他的说法。尤其韩愈对“推敲”的意见,似乎成了定论,获得许多人的认同,对此,朱先生并没有因为用“敲”比用“推”好的提出者是韩愈就轻易同意大家都认同的观点和看法,而是进行一番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提出相反的看法,发表了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朱先生对文字和文学的探讨和研究正是基于这种不迷信先哲、名人和权威,打破了常规的思维习惯,才会有如此独到的发现和创新。
[运用角度] “推陈翻新”“思考”“怀疑”“态度”“不盲从”等。
精彩运用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朱光潜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创新的重要性。撼山易,撼传统难,但如果拥有创新的力量,就会创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辉煌奇迹。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文学体裁的先河,谱写了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史家之绝唱”的经典;唐宋八大家抛弃了前代散文陈旧腐朽的语言风格,匠心独运,创造了一种别开洞天、耳目一新的新文学体裁,好个“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无尽畅快;梁羽生、金庸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远意境,推陈出新、锐意改革,创立了新派武侠小说,使中国传统侠客小说于扬弃中获得新生,真个炉火纯青、淋漓尽致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