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第3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训练选修先秦诸子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28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12/15 18:40:0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4.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
A.孔子说“民无信不立”,意思是说,老百姓没有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B.孔子主张要想做成一件事,只要在嘴里不停地念叨“怎么办”就够了。
C.孔子所说的“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与他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意思相近。
D.孔子认为,品格卑下的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
【解析】 A“民无信不立”的意思是老百姓不信任,政府就无法站住脚;B.孔子是说要想办成一件事,就必须付诸行动,想办法解决问题;D.不是孔子的看法,而是子夏的言论。
5.下列有关古代地理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河东,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
D.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古文中所提到的“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