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高中语文第7单元韩非子第2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练习选修先秦诸子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39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12/15 19:31:3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4.下列句子中的“穷”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子必穷矣(穷困)
B.死生存亡,穷达贫富(穷困,不富有)
C.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穷尽)
D.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穷尽)
【解析】 穷:不得志,不显贵。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子圉和宋国宰相都认识到了孔子了不起,但却都阻止孔子得到国君的赏识和任用。表明决定人们取舍的往往不是是非判断,而是对私利的算计。
B.“曾从子善相剑”的故事表明为利益所驱使的人是不可信的。要从基于“义”还是基于“利”的前提对别人的行为动机作清醒分析,准确判断。
C.“毁树容易种树难”的故事说明,一个正直的人不会阿谀奉承别人,是很难干成事业的。它启示人们,在官场中,为人处世不能太正直了,那样会处处碰壁。
D.“富有涯乎”的故事表明财富不在多少,知足就好,知足常乐。韩非对人的物欲本性深有体察,所以借管仲的话,给人以警醒。
【解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和”(或人际关系)的重要。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辞赋是词和赋的统称。“辞”产生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赋”的名称则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体制。
B.骈文是一种和散文相对的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它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