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湖北树施州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四次月考试题(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1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3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56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12/18 17:47:3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谶言源于古代巫文化,本指古代巫师、方士等以谶术所作的预言。从先秦起,谶言在历史故事中已多有记载。到了明清时期,谶言被广泛运用于小说叙事中,它在文学创作中有逃避文字狱的特殊作用,是这一时期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 《红楼梦》多以诗词的形式来预示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即诗谶。曹雪芹以谶言的手法和诗词隐语的特点,使每个人物口中或笔下的咏物诗词既是个人遭际的抒发,寄托了身世的慨叹,又隐含着对自己的命运前途的预感。从而与人物刻画结合得贴切自然,成为人物性格描写的一个点睛之处。第七十九回宝黛修改《芙蓉女儿诔》引出了“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的谶语。这里明是诔晴雯,暗则是诔黛玉,为黛玉作谶,也是为宝黛爱情的落空作谶。小说中黛玉听后“忡然变色”便是一种暗示。而此前许多相关她命运的谶言,多是出自她自己之口,如《葬花辞》《秋窗风雨夕》,是黛玉伤春悲秋的心情表述,也是作者在哀叹黛玉命运的暗示。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