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编辑
【新人教版】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三尚贤课堂演练选修先秦诸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3金币 立即下载
328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773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1/2/4 16:59:2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近一段时间常常听香港雨果唱片公司的那张目前唯一一张夫妻琴箫合奏的碟子——《箫声琴韵》,很喜欢其中的是那首——《墨子悲丝》。
旧日的启蒙书籍——《蒙求》里面就有“墨子悲丝,杨朱泣歧”。这是出自阮籍的句子“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颜氏家训》中“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后汉书》:“杨朱号乎衢路兮,墨子泣乎白丝;知渐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陈毅元帅也有五绝:“亡羊惧歧路,染丝悲墨子。我亦厌淡红,恶其乱朱紫。”很显然,这是一个被应用得非常普通的典故,同时,也是一个很早就列入儿童教育的典故。
典故“墨子悲丝”的原文很短:“墨子出行,见素丝,质本洁而染为黄、为黑,故悲之。”题意是:墨子出行,见洁白的丝帛被染成黄或黑而失去本色,由此悲叹人们受社会旧俗恶习污染,而不能保持自身的洁白,因此而悲痛。由此,便产生了很多哲思。
 在旧日的蒙庠中则是告诫孩子环境对人的影响要孩子们保持素白的心理学善则日趋高明;学恶则日趋下流。类似的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面不要由纯洁而变得形形色色从而希望孩子们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