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一个产品网售额占全国超两成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引发广泛关注:在福建莆田鞋城,白天门庭冷落,夜晚却是卖假狂欢。不少厂商打着原单真标的旗子,装着耐克的盒子,但掩不住 的里子。“山寨”并非新话题,但痼疾不愈,引人忧思。
这些“山寨”产品,“假”得可恶却又“真”得可怜。与30年前温州“纸皮鞋”厂商 的是,这些“代工2.0时代”的厂商,( )。有时仿品质量甚至优于正品,却仍走老路“蹭名牌”,这正是令人痛心之处。
近年来,政府部门与电商平台的打假力度一年胜过一年,被抓的造假者人数大幅增加,公开销毁假货的示范活动也明显增多,高仿生意的空间受到空前“挤压”。但一些地方制假售假依然如故,这暴露出商业伦理的集体滑坡。这其中固然有制假者贪赚快钱的原因,但也有当地政府和电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