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对诗歌知识的积累和把握,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发现诗歌的结构美、音韵美,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目标。
2.从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中窥见古代社会的生活、风俗、文化等现象与特征,并打通古今,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
必备知识·夯基
必备一 读懂诗家语
一、词类活用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一首诗词往往也会因一两处词性的改变而韵味无穷。
1.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句中的“锦帽貂裘”等于说“戴锦帽”“穿貂裘”,这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句中的“雨”,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前半句意为:东边的太阳出来了,西边还在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