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中,“节”也许并非处于核心地位;然而,由节之“象”所拓展出的丰厚意蕴则凸显了东方所固有的“象思维”品质极具代表性,值得探讨一番。
“节”首先表现为空间上的联结,有承上启下之作用——此由竹节之本义发出。“承上启下”,自然是关键要害处,故“节”可引申为关键:人们常言解决问题的节点、“紧要关节”,等等,皆由此出。
节在空间上的“联结”义,推而广之,则形成了诸多相关的词汇,用之于人体则有骨节、关节、肢节;用之于器物,则凡类此的事物亦多以“节”称之,如“多节虫”“八节火车”“三节文章”等。“节”坚固且无赘物,故“节”又可引申为简洁、节俭。《荀子.天论》中“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