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新人教版】(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时素养检测(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部编版(新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38 K
    上传用户zwq123zwq
  • 更新时间2021/6/3 10:05:5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甘地一向持强硬的反对态度,但1942年3月,丘吉尔却派出使者与甘地商谈印度战后自治的问题。丘吉尔转变态度的直接目的是 (  )
A.缓解英国单独对抗德国的困难
B.抵御日军在东南亚的疯狂扩张
C.平息甘地领导的“食盐进军”
D.利用教派矛盾对印度分而治之
【解析】选B。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基地,美国对日本、德国宣战,所以此时英国并不是单独对抗德军,故A错误;日军在东南亚疯狂进攻,英军节节败退,为了取得印度更多的支持,此时英国对于甘地态度有所变化,故B正确;甘地领导的“食盐进军”是在1930-1934年,与题目1942年时间不符,故C错误;此时丘吉尔与甘地商谈印度战后自治的问题是为了取得印度的支持,并不是要利用教派矛盾对印度分而治之,故D错误。

2.孙中山曾为南洋路矿学校题写“造路救国”四字,甘地则发出“回到纺车去”的倡议。二者的共同主题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