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很多老物件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如板车、犁、耙、磙子……但它们总能勾起许多人对过去的记忆。这是因为老物件( )
A.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B.是特定时代文化的物质载体
C.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D.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B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A不选;老物件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B入选;C夸大了老物件的作用,不选;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D错误。]
2.西安“网红”景区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所,带动了西安夜经济,已成为西安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由此可见( )
A.城市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增强的
B.文化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C.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D.经济决定文化,城市文化传承以经济为基础
C [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步增强”说法错误,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实力的关系,没有强调文化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B排除。“网红”景区大唐不夜城带动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西安夜经济的发展,成为西安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这说明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C符合题意。文化由经济决定,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发展经济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但不能说城市文化传承以经济为基础,D错误。]
3.2020年全国“两会”报告提到“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挖掘“两会”精神蕴涵的育人元素,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推进“两会”精神进课堂、推动课程思政全覆盖,勉励莘莘学子提升修养、厚植情怀,放飞青春梦想。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依据是(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道德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有序发展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道德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有序发展,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是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