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深化】
一、抗日战争的特点
1.民族性。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上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以弱胜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6.持久性。中国战场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
1.政治上: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投降活动,维护了统一战线;领导沦陷区人民开展各种反抗斗争。
2.军事上: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初期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在相持阶段成为抗战的主战场,发动百团大战,对争取抗战形势好转起了积极作用。及时开展局部反攻,为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重要贡献。
3.思想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提出持久战的思想,指出了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召开中共七大,为抗日战争胜利作了充分的准备。
【经典例题】
1.(2021 湖南卷·10) 图1、图2是中国抗战时期两次战役形势图。这两幅图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