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联模式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1.形成原因
(1)基本原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2)客观因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
(3)思想基础: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4)个人因素: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2.特点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经典例题】
1.(2021广东卷·15)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 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
C. 完善新经济政策 D. 冲破西方技术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