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民族之根,每一个节日都有其典型特征和内涵。请从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两个仿写,结构与示例一致。(6分)
(示例)清明节——暮春三月,梨花微雨,清扫祭台怀亲人。
答案 (示例)①元宵节:寒冬一月,火树银花,游赏花灯享团圆。
②端午节:仲夏五月,粽叶飘香,划动龙舟吊贤人。
③重阳节:金秋九月,菊花绽放,登高望远思故人。
(任选两个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其中时间或典型季节占1分,节日特征或节日内涵占1分;句式不一致的扣1分。
2.下列各项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A.山很高,山顶没有树,只有青灰色冰冷的岩石和一根巨大的木杆,从山下遥望犹如一枚羽箭。
B.登上土坛,只见两棵二百年的槐树,正是枝叶葱茏。远望四围一片苍翠,仿佛是绿色屏障。
C.我的心沉重得很,也轻松得很。我像在一霎时间经历了半世纪。感谢幸运降临于我不幸的母亲!
D.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接近,蜘蛛就要挂网。
答案 C C项是夸张,其余为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