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面对战国时期“天下恶乎定”,孟子认为“定于一”;墨子的政治理想是“尚同”;韩非认为“一栖两雄”“一家两贵”“夫妻共政”是祸乱的原因。这可以用来说明,诸子百家
A.代表相同阶级利益 B.既有争辩也有共鸣
C.都主张中央集权制 D.思想主张日益趋同
2.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提出,“富者,人之情性”,“人富而仁义附焉”,到西汉后期,“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的观念却广为流行。这反映了汉代
A.治国思想的演变 B.农业生产的衰退
C.民族交融的增强 D.国家政权的巩固
3.北宋仁宗时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后“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视,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于是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一时名臣……及绍圣(宋哲宗年号)、崇宁(宋徽宗年号)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有沉抑之叹。”这反映了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中心南移
C.取士人数增多 D.文官地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