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课标要求】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知识梳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强大军事攻势,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4)主要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5)评价:一方面,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诱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1921年,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