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训练1:(2011年上海单科)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解析】B。从关键句“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说明作者认为谨慎是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是导致改革拖后十三年并失去最佳时机的关键,否则“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所以作者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总之,作者批判康有为过于谨慎的性格是导致改革失败的原因,最佳时机应该在1885年中法战争胜利后就进行,而不应该放到1898年中国在经历甲午战争和瓜分狂潮时再改革,这时候中国国力进一步削弱,不是改革的最佳时期,也是导致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故选B项。A、C两项未能体现作者的意图,排除;D项理解错误,改革应该谨慎,但作者批判康有为过于谨慎的性格,排除。
[备选题] (2011年南京模拟)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
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解析】D。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各选项中文言文的真实含义。A项极力倡导法治,属于战国法家(韩非子)的思想;B项提倡“君权神授”,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C项把儒家的传统思想“三纲五常”宣扬成先验存在的道德规范,即天理,可见是程朱理学(朱熹)的主张;D项反对君主专制,属于维新派(严复《辟韩篇》)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