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3. 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4.《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国家一致要求的是
A.开通内河新航线 B.增开内地通商口岸
C.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 D.赔偿巨额的军费
5.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