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关注近代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其经济发展原因,经济制度与经济的发展特点。
2.关注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尤其是经济现代化,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等。2009年考了经济现代化对政治的影响(辛亥革命题),那么2010年注意一下经济现代化对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影响。同时这部分内容注意与政治、地理学科相联系。
3.要注意横向的比较。与西方国家、前苏联经济发展相对比。注意把中国的经济现代化纳入到全球化的范围中考查。对经济发展原因、条件的分析探究是近年来历史高考考查的重要部分。
4、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5、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6、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上海高考试卷中曾经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过。2007年广东卷第10题考察了晚清上海的饮食和26题考察了明朝中后期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山东文综卷27题文明史观材料题和29题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材料题也涉及到了这部分内容。因而在复习时要引起重视。重点关注:
①复习时应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和意义。
②将交通工具的变化与两次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考查科技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作用和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