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考点解读】
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进
(1)耕作工具和技术的发展:①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农耕主要是石器锄耕(刀耕火种)。②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取代石器,牛耕开始出现。③汉代广泛推广牛耕;唐代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④牛耕的使用、生产工具及技术的改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2)耕作经营形式的发展:①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千耦其耘)进行农业生产。②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应运而生。③自耕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即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这一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2.土地制度的变化: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
(1)井田制及其瓦解:①含义——西周时期实行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其本质是国王代表整个贵族占有土地的土地私有制。有公田、私田之分。②瓦解: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公田抛荒,私田逐渐私有;税制改革(如鲁国“初税亩”),使土地私有合法化,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土地私有制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