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高考历史复习学案: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69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8/14 8:51:5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复习本课要掌握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1)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主要是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平反冤假错案,为受迫害者恢复名誉。经济上,赫鲁晓夫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其内容包括: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2)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他在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在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政治领域。1988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修改苏联宪法的决议,从苏联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同年的苏共“二十八大”通过的一系列文件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做了全面阐述,宣布要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后果:一些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乘机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全盘否定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在苏共内部也产生了严重分歧,各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和公开化。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加强。面对混乱的局面,戈尔巴乔夫已无法控制,在1991年8月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协议,苏联实际上解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苏联历史结束。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