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高考历史复习学案: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72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8/14 10:28:0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复习本课要掌握民族工业在下列四个时期的发展情况:即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以及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认识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民国初期: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一战期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伏彼起,“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使国货市场不断扩大,为其企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北洋军阀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状元实业家特殊的地位和经历,尤其是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商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其中,以纺织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由于实现了全国的基本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加之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于是从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2)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争的破坏,在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压榨民族企业,从而使民族资本日益萎缩。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大肆出卖国家的利益,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由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残酷挤压,加之国民政府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因此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