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高考历史复习学案:商业和主要经济政策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14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8/14 10:55:0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复习本课要了解古代“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知道主要商业城市兴盛与著名商帮的概况,分析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理解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守国”政策及其影响。
(1)古代“市”的形成与发展
“市”是专供贸易的场所。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坊)严格分开,市内设有出售商品的店铺。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再有经营活动。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店铺已可随处开设,市分散在城中,也有的在交通枢纽地区。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商业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广州、扬州、成都、泉州等一批南方城市日益繁荣,扬州、成都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至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明清“商帮”: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他们都以经营盐业起家,财力雄厚,经营范围、活动范围都很广泛,甚至走出国门。商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最后阶段。其活动促进了工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和城镇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区域之间的商品流通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但是,明清的商帮,积累起巨额资本后,又多用于购置土地,因而就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走向衰落。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