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本课内容要求掌握: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A.同盟会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机关刊物《民报》上将这一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武昌起义:文学社和共进会策划,1911年10月10日起义爆发,12日武汉三镇光复。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历史上称为“辛亥革命”
C.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颁布。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性质: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意义: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君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③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