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2013届一轮复习学案: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人民版必修2)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81 K
    上传用户gogo0722
  • 更新时间2012/8/14 14:46:4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课标要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资料卡片】
1.社会化大生产:所谓社会化大生产,又称生产的社会化,是指同小生产相对立的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其表现为:⑴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在少数资本家占有的企业中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⑵由于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生产之间的协作成为势在必行的措施,促成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关系更加密切;⑶通过产品的市场化和市场自动调节,使生产过程各环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通货紧缩: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的现象。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影响消费心理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3.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