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能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关系的是( )
A.“封诸侯,建藩卫” B.“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C.“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D.“天子有公,诸侯有卿”
2.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与此“制度”相吻合的表述为( )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3.“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苏轼认为废井田( )
A.促使土地数量增加 B.有效遏制土地兼并
C.有利社会合理分工 D.加大社会贫富悬殊
4.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此时中国( )
A.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C.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5.郭沫若把春秋 战国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与之吻合的依据是( )
A.促成思想解放 B.反对君主专制
C.鼓励民族独立 D.主张克己复礼
6.明末科学家王徵在《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序中称:“兹所录者,虽属技艺末务,而实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他的思想观点是( )
A.末务救国 B.经世致用 C.西体中用 D.西学中源
7.道教被国外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能佐证该观点的发明是( )
A.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 D.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