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一书中曾提到:“中国的封建制度只有古代商周间的一段”,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度
2.“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周朝政治的本质特点之一是( )
A.神权政治 B.分权政治
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
3.(2012·盐城调研)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诸侯国
|
与王室关系
|
地理位置
|
晋
|
姬姓贵族
|
山西
|
卫
|
姬姓贵族
|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
鲁
|
姬姓贵族
|
山东南部
|
齐
|
功臣
|
山东北部一带
|
燕
|
姬姓贵族
|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012·大连质检)《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C.消除诸子矛盾
D.实现长治久安
5.《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待圣者。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这表明( )
A.郡县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
B.周王是天下唯一的大宗与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C.宗法制的确立割断了“国”与“家”之间的关系
D.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