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徐州模拟)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能力。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显然在揭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变化的根本原因显然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即铁器牛耕的推广。
答案:B
2.西汉赵过发明了代田法,其法将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表现在( )
A.扩大了种植面积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D.革新了耕作工具
解析:北方多干旱和风沙,沟中地势较低,将农作物种植在沟中,一方面容易吸收和保留水分,另一方面也可减轻风沙的侵袭。第二年原种植地域成为垄,也可有效避免土地重复耕种肥力下降状况的发生。
答案:B
3.2012年是农历龙年,在古代中国以及今天农村的许多地方,每当天久旱不雨时,人们就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那么,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教习俗 B.农业生产
C.祭祀祖先 D.纪念庆典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社会的风俗——祭拜龙王形成的原因。从材料可以看出,人们祭拜龙王是希望风调雨顺,农作物获得丰收。这说明这一风俗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