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秦时期主要王朝是怎样更替的?
先秦主要王朝有夏、商、周(又分为西周和东周)三个朝代合称三代
2. 宗法制实质是什么?核心是什么?主要作用是什么?
基本内容(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稳定。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
作用: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统治;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对中国后世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3.秦朝是何时统一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
4.皇帝制度的开创者是谁?特征是什么?
秦始皇。皇权至上(核心),皇帝独裁,皇位世袭。
5.秦朝在中央上开创了什么制度?
三公九卿制。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虚设);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监察。
6.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特点?有何重要意义?
制度: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
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巩固了国家统一,后世沿用;但使地方缺乏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