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是学习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把相同大小的一块铝和镁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铝溶解有气泡放出,而镁没有任何变化 由此得出:铝的金属性比镁强
B 取一块铝箔,用酒精灯点燃:铝箔只熔化成液体而没有脱落 由此得出:铝不易燃烧
C 向氯化铵溶液中投入一铝片: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 由此得出:该气体是氨气
D 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沉淀完全消失 由此得出: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
解析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应通过与酸反应生成H2的难易程度;铝箔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对内部金属有保护作用;NH4Cl在溶液中水解:NH+4+H2O NH3•H2O+H+,加入铝,与H+反应生成H2,平衡右移,可放出氨气,即得到H2与NH3的混合气体,A、B、C都错。
答案 D
2.(2012•哈尔滨三中月考)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粉与氧化镁共热可制取金属镁
B.足量铝分别与含1 mol HCl、1 mol NaOH的溶液反应,产生相同量的氢气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
D.铝在等体积的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中钝化
解析 镁比铝金属活动性强,铝粉不能还原镁,A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足量铝粉与1 mol HCl反应可生成0.5 mol H2,而与1 mol 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1.5 mol H2,B错;铝很难被还原,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C正确;在浓硝酸中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浓硫酸吸水放热使温度升高,不能使铝钝化,D错。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