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和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国家向均田的农户征收均等的粮食、纺织品及徭役。安史之乱后,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也名存实亡。唐政府被迫推行新的赋税制度——两税法。两税法主要按土地、财产多少向农户征收不等的赋税。土地财产多的交纳赋税多,土地财产少的交纳的赋税少。由此推断,两税法
A.缓解了土地兼并 B.受到地主官僚普遍支持
C.废止了长期实行的人口税 D.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唐初盐业生产经营沿用西汉以来的专卖制度,政府垄断盐业的生产和销售。唐后期对盐业生产经营进行重大改革:“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政府官员第五琦的简称)为诸州榷盐使(官职名),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材料反映唐后期盐业改革
A.增加了国家的盐税收入 B.提高了盐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
C.改善了盐业生产的环境 D.放开了盐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