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安徽省巢湖一中、合肥八中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137 K
    上传用户yy111
  • 更新时间2013/2/3 17:14:4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安徽省巢湖一中、合肥八中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
1、仲尼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材料反映的史实在当时的作用不包括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
B、为平民百姓接受教育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C、使周王室衰微,学术教育逐渐下移
D、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2、“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lǐn yǔ 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后汉书》)材料
A、分析了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B、反映了汉武帝对思想控制的加强
C、体现了从“无为”到“有为”的转变
D、是对汉初“无为而治”政策成效的描述
3、清戴震说: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材料所述现象有利于
A、 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经济的发展
C、思想出现活跃局面 D、维护人的权利
4、“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材料反映的思想出现的经济背景:
A、封建制度的腐朽性日益显露
B、欧洲重商主义传到中国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手工工场出现
D、自然经济在沿海地区开始解体
5、下面对“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B.它否定神或命运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它给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