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
外 国
|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
远古时期
|
尧舜禹实行禅让制
|
|
夏(公元前2070年)
|
禹建立夏朝,夏启开始王位世袭制
|
|
商(公元前1600年)
|
汤建立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结合;甲骨文
|
|
西周(公元前1046年)
|
分封制和宗法制;青铜时代;井田制;甲骨文;金文
|
|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
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县制出现;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并逐步推广;出现冶铁(春秋晚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兴起,百家争鸣;老子、孔子、《诗经》
|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出现;公元前6世纪初~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
|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
都江堰和郑国渠;淬火钢件;土地私有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秦国郡县制形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楚辞》
|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3~公元前429年, 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 欧洲人文主义起源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公元589年
|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郡县制推行至全国;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
|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
(西汉初)郡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设中朝,独尊儒术;牛耕普及(汉代),曲柄锄、耦犁、井渠、田庄;冶铁业用煤炭;全国商业中心形成;造纸术发明;隶书流行(成熟并通行于汉魏)、草书出现(汉初)
|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帝国时期,万民法作用逐渐显现)
|
东汉(25~220年)
|
州郡县制度;一牛挽犁、王景治黄;水排、青瓷已出现;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楷(真、正)书形成,行书形成
|
|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
灌钢法;草市出现;“书圣”王羲之(东晋)完成《兰亭序》;儒学受到挑战但吸收了佛、道思想之后,有新发展
|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进入中世纪
|
隋唐(公元581~907年)
|
隋朝(581~618年)
|
三省六部制确立,科举制形成
|
|
唐朝(618~907年)
|
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士科地位提高;贞观之治;出现曲辕犁,出现立井水车和高转筒车,设渠堰使;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唐三彩(陶)、越青邢白(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釉下彩绘(唐朝晚期)、原始青花瓷出现,中国瓷器大量出口;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城市繁荣;三教合一;唐诗繁荣;书法发展;雕版印刷《金刚经》;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
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逐渐形成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封建国家
|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公元907~1368年)
|
北宋(960~1127年)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词兴起,代表人物:柳永、苏轼;书法(宋四家,行书);文人画、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王安石变法
|
|
南宋(1127~1279年)
|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李清照、辛弃疾、陆游;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至闽粤等地区;冶铁用煤(石炭);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五大名窑(地方瓷窑体系)出现;“瓷都”(景德镇);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商业经济发展;出现最早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造船业发达
|
|
元朝(1271~1368年)
|
中书省、行省制度、宣政院;青花瓷技术成熟;海外贸易比较发达;元曲兴盛,代表人物:关汉卿;书画家赵孟 ;王祯木活字、转轮排字盘
|
13世纪后半期,英国的议会制度开始萌芽
|
明、清前期(公元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
|
明朝(1368~1644年)
|
明太祖废丞相制(废中书省);明成祖设内阁;海禁政策;蚕桑、棉花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出现烟草、马铃薯、玉米等;江南出现最早资本主义萌芽;会馆与商帮(徽商、晋商);铜活字印刷;自动爆炸火药武器;李贽反正统思想
|
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薄伽丘创作《十日谈》;
1487年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航队到达美洲;
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实现环球航行;
16~17世纪,欧洲宗教改革
|
明末清初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活跃;明清小说;明清工商业市镇发展;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
17世纪初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87年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启蒙运动高潮,出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美国1787年宪法;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浪漫主义文学美术音乐;
1804年《拿破仑法典》;
1831年法拉第电磁感应;
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
|
清前期(1664~1840年鸦片战争前)
|
康熙(1662~1722年)时期:平定三藩、1681年收复台湾、1689年《尼布楚条约》、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发明粉彩瓷。
雍正(1722~1735年)时期:军机处设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顶峰;一度 “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京剧: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正式形成于道光时期(1840左右);
1839年虎门销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