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选择题易错题
【易错点1】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典型示例】(2011 新课标全国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 1452万元 B. 1320万元 C. 1210万元 D. 1100万元
【解题指导】理清关系,运用公式,分步计算:
(1)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用“÷”;2011年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用“+”。应用公式求出2011年的单位商品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 )=132 ÷(1+20%) =110(元)
( 2)商品数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用“×”;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用“+”。应用公式求出2011年的商品数量=原来的商品数量×(1+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率)=10×(1+10%)=11(万件)
(3)运用公式求出2011年的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数量=110 ×11=1210(万元)
【答案】C
如果你想了解最新高考动态,敬请关注“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腾讯微博@gaokaoge、微信号80796072,每日为您推送最新高考资讯。关注有惊喜,凡关注的考生5月20日赠送一套电子版押题密卷。
【方法总结】如果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成正比例用“×”;成反比例用“÷”;提高、上 升、增加、升值用“+”;降低、减少、贬值用“-”,即“正比乘,反比除;上升加,下降减。”
该国货币贬值m% N÷(1-m%)
该国货币升值m% N÷(1+m%)
该国通货膨胀m% N×(1+m%)
该国通货紧缩m% N×(1-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