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及座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共50分)
1.在理论方面,邓小平最重大的贡献是
A.提出了新时期的不结盟外交政策 B.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 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中国知识分子 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 D.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3.“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
4.与欧洲启蒙思想家“主权在民”思想相类似,他提出的主张被后人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中国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5.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