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典故“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来源:学#科#网]
A诸侯对周天子的地位提出了公开挑战 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 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难以动摇 D、西周的冶铸水平高
2、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3、“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 )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
4、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都察院 ④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B.编户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6、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 )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殿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