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2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80分)
1.古代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是在
①黄河流域 ②长江流域 ③珠江流域 ④淮河流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位于成都平原的一座2000多年前的大型水利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A.三峡水利工程 B.坎儿井 C.都江堰 D.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
3.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4.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耕作经验的丰富 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5.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 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和人)与门外,以示兆民,”这一隆重仪式说明了
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 B.铁犁牛耕始于东汉
C.立春乃统治者祭祖之日 D.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
6.“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的是
A.北宋时期的江浙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B.北宋立国后主要依靠东南地区的财富力量
C.中唐以后南方农业进入了全面开发时期
D.南宋政权重视农业生产,江南经济超过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