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分别填在答题卷密封线内。
3.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务必答在答题卷中,否则不得分;答题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上面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把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推动孝文帝改革的因素有 ① 社会矛盾的尖锐;② 冯太后;③ 农民起义;④ 孝文帝自幼饱读儒学经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在孝文帝一系列重大改革中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
A.迁都洛阳 B.推行均田制 C.制定官吏俸禄制 D.讲汉话
3.北魏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给守城主将写信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患,对我们有利无害。”本言论本质上反映了
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 B.太武帝在战斗中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C.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 D.太武帝在战斗中采取了迷惑敌人的手段
4.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
A.整顿吏治 B.定都洛阳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
5. 28岁的鲜卑贵族拓跋胜在上朝时说些鲜卑话被降职,其原因可能性最大的是
A.反对迁都洛阳 B.没有讲汉话 C.诬蔑官吏俸禄制度 D.阻挠实行三长制
6.北宋中期出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局面,原因是
A.政府“不抑兼并” B.广大农民流亡 C.大量地主逃亡 D.均田制遭破坏
7.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8.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相同之处是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