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2.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 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的
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平民 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贵族
3.《诗经》中记载:(秦国)“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反映秦国当时 A.政治清明 B.经济发达 C.民风强悍 D.矛盾重重
4.2006年我国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农业税”最早始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5.“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D.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6.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7.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