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 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2.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3.近代历史上,许多国家的议会实行两院制。被称作“人民的双重代表制”的是
A.英国议会 B.美国议会 C.德国议会 D.日本议会
4. 表3是摘编自陈恒《希腊化研究》的《古典希腊时代和希腊化时代的文明差异对比表》,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帝国建立 B. 海洋文明产生
C.“世界帝国”的出现 D.世界性航路逐渐形成
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 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